“歡迎回來,下次再努力吧。”
我一向不怎麼喜歡在文章開始扯一些系列歷史之類的活兒。一個是大腦硬盤不靠譜,收集資料要不少時間,再一個是評論區總有個老哥會説“這麼長就不看了”。所以省時省力,直入主題,大家都愉快。
但是今天要説的《要塞》不大一樣。
想知道這個系列曾經讓許多玩家心心念着的原因,以及《要塞:軍閥之戰》此刻在Steam的褒貶不一(並非因為優化/登錄/遊戲問題所致),我們多多少少都要聊一聊《要塞》系列的初號機,2001年發售的《要塞》。
最早的“養刁民”遊戲之一
“城市建設遊戲”在千禧年還是一個非常新鮮的詞。先行者《模擬城市》的PC版在2005年才姍姍來遲,而在這之前,能讓國內種田玩家們津津樂道搞城建的,幾乎有且僅有RTS遊戲。比如説很多同學當年造城造到不忍心推掉AI的《帝國時代》。
當年的《要塞》,比起《帝國時代》等RTS而言,在“建設”這一端花的心思明顯要更多一些。就像初代封面的重心一樣,你首先看到的是城堡,其次是酒館,牛場,農夫,最後才是披堅執鋭的領主。在這款遊戲中,這些元素會共同組合成一個雖然簡陋,但在那個時代讓人大開眼界的基礎社會形態。
簡單來説,在《星際爭霸》《魔獸爭霸》和《帝國時代》裏頭,居民直接隸屬於指揮官調度,僅僅是勝利棋盤上的一枚棋子。你可以惡趣味地不斷點擊一個村民,然後聽他悲催地“伐伐伐伐伐伐木工”,可以調度他不間斷地執行各類差事——包括去前線當炮灰。這些遊戲甚至還會實時在畫面中提示你哪個農民閒置了,讓每個追求勝利的玩家都像極了血淚資本家。
但是《要塞》則完全不同。在這款遊戲裏,“人民”是一個無法被直接指揮的單位,調動的方式更像是募工制度。在每一輪遊戲的最開始,你的人民都會遊手好閒聚集在營火周圍,聊着今晚怎麼組吃雞開黑車隊等待着你給他們分配差事,比如獵人,農夫,製革匠。而只有當你支付募兵金和裝備時,人民才會成為直接接受你調度的軍人。
建造一座要塞在本作中並不是單純壘積木的活。人民需要消耗食物,需要住宅,也是提供金幣的絕對主力。
雖然他們最大的願望是不給你交税(笑)
由於遊戲中存在着“民望”這一要素,你在追求發展“壓榨”人民的途中,必須時刻保證食物供給(甚至多樣性,人民老吃蘋果還會不開心)和轄區治安等各項需求。而在戰鬥當中時,甚至還可能會因為敵人拆除了糧倉或其他原因導致民望過低,此時居民不但不願意給你賣命(士兵都是由農民轉化,民望太低時農民可能會出奔),甚至還會紛紛罷工,讓局面瞬間急轉直下。
這就是一個城市建設遊戲的基本框架。所以聊起《要塞》,我和很多小夥伴達成的共識,都是這款遊戲的主要玩法都是蓋房子。
《戰艦世界》聯動《碧藍航線》,各位艦長快來看看吧。
煉丹和鍊金的方法。
如果説從測試到開服一直都在玩家目光中的國產移動端遊戲是青梅竹馬,那像《最後的克勞迪亞》這樣時隔近三年後擁有繁中,並同步登錄到Steam的作品,就是妥妥的天降繫了。